学校举办2025年首都大学生文化名家进校园活动

10月17日,“书香青春阅见未来”——2025年首都大学生系列读书活动之文化名家进校园活动在我校阜成路校区举行。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代兵、新京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孙浩、我校党委副书记李中奇出席活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李敬泽作题为“阅读的成长史与星空”的专题讲座。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方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我校共计近600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新京报社记者刘洋主持。

在开场致辞中,李中奇代表学校对市教育两委一直以来对我校的指导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新京报社的信任和支持致以诚挚的谢意,对李敬泽及兄弟院校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高校引导大学生阅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他强调,此次活动是学校依托首都文化底蕴,构建校社联合阅读素养培育“共同体”的实践,期待名家帮助学子跳出碎片化阅读,实现“广泛读”到“深度读”的跨越,推动书本智慧与实践结合,达成“启智润心”育人目标。

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代兵为李敬泽颁发“书香青春 阅见未来”首都大学生系列读书活动主讲专家纪念证书。

活动中,李敬泽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斯洛的作品切入,提出两种阅读态度,坦言自己读其作品曾遇阻,却因此体会到“在有难度的语言中获得对世界新认识”的重要性,以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为例,说明诗句魅力在于用语言构建事物关联、传递复杂情感。他认为,人工智能弱化阅读“求知”功能的当下,有难度的阅读更能让人深刻理解世界。李敬泽有特色、有深度、有品质的阅读分享,让同学们在书香中进一步触摸文化温度、汲取思想力量。

互动环节,面对“语言是否会蒙蔽认知”“网络热词是繁荣还是稀释语言”等问题,李敬泽表示,人类或陷“语言茧房”,“对话”是破局关键;网络语言展现活力,但热梗终将逝去,生动表达会成经典。参加讲座的同学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我校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的大一学生刘铠铭写了一页纸的感悟,她把李敬泽的金句一一记下。“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对世界作出及时反应,已经没有足够的耐心和能力,对世界、对自己、对观点,有深思熟虑后的周详反应,这是需要我们警醒的,我们应该通过阅读为自己建立起认知的架构。”刘铠铭说道。

此次活动也是我校2025年“致知学堂”系列讲座的首场活动。下一步,党委学生工作部将积极贯彻“工商一体化”理念,依托“致知学堂”系列讲座,持续推进新生学术养成教育,全新设立“院长论坛”板块,邀请学院院长走上讲台,为新生讲授行业通识、擘画行业图景,同步解码领域前沿趋势,鼓励不同学科学生跨专业学习,拓宽交叉视野,激发创新火花,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育注入强劲动能。

1.5年
学制
2.3万
学费
北京 
线下+网络班 
1.5年
学制
2.3万
学费
北京 
线上+线下 
1.5年
学制
2.3万
学费
北京 
线下+网络班 
1.5年
学制
2.3万
学费
北京 
线下+网络班 
1.5年
学制
2.3万
学费
北京 
线下+网络班 

----------------

快速报名通道

----------------

QUICK REGISTRATION CHANNEL
姓  名:
电  话:
意向专业:
报名成功后,老师会及时联系您,请注意接听电话!
微信扫码,咨询招生老师
招生老师1对1解答
报名咨询电话

18514202919